产品分类
新闻动态
Recommended
推荐产品

详情内容 / Content details
轨道集装箱门式起重机(RMG)是港口、集装箱堆场等场景用于集装箱堆存与转运的专用设备,凭借固定轨道运行的特性,在高效性、稳定性和自动化适配方面独具优势,其核心特点如下:
一、结构稳定,承载能力强
- 框架式刚性结构:采用双主梁 + 刚性支腿设计,主梁多为箱型截面(材质 Q355B 高强度钢),跨度可达 30-50 米(覆盖 6-8 排集装箱堆存),起重量通常为 40-60 吨(含吊具),部分大型机型可提升至 80 吨,满足 20 英尺、40 英尺及超高集装箱的吊装需求。
-
- 轨道约束运行:通过大车行走机构沿地面铺设的平行轨道移动,轨道间距固定(通常 6-10 米),运行偏差≤3mm/100m,避免轮胎式起重机的 “啃轨” 或偏移问题,适合高精度堆垛作业(堆高可达 6-9 层)。
二、驱动高效,能耗可控
- 电气驱动为主:采用变频电机驱动大车、小车及起升机构,实现无级调速(起升速度 8-120m/min,大车运行速度 30-80m/min),启停平稳,冲击小,比柴油驱动的轮胎式门式起重机(RTG)节能 30%-50%。
- 供电方式灵活:通过滑触线或电缆卷筒取电(380V/50Hz),无需频繁加油,减少停机补给时间,适合 24 小时连续作业(如港口集装箱码头)。
三、自动化适配性强,作业精度高
- 定位精准:依赖轨道导向 + 编码器 / 激光测距仪定位,小车横向定位精度 ±5mm,大车纵向定位精度 ±10mm,配合吊具的旋锁机构,可实现集装箱 “点对点” 精准对接(如堆垛误差≤20mm)。
- 智能升级潜力大:易于集成自动化系统,如:
- 无人化操作:通过 GPS 导航、视觉识别(摄像头 + AI 算法)实现自动取箱、堆箱、放箱,无需人工干预(如青岛港全自动化码头 RMG);
- 协同调度:与堆场管理系统(YMS)实时通讯,自动规划最优路径,减少空驶(空驶率可降至 10% 以下)。
四、作业范围固定,空间利用率高
- 覆盖规则区域:轨道沿堆场纵向铺设,作业范围为 “轨道长度 × 主梁跨度” 的矩形区域,适合大面积、规整布局的集装箱堆场(如港口保税区、物流园区),堆存密度比轮胎式起重机高 15%-20%(相同面积可多存 1-2 排集装箱)。
- 无地面障碍:支腿间距设计预留集卡通道(宽度≥4.5 米),集卡可从支腿间穿行接箱,避免与起重机运行冲突,提升 “机 - 车” 协同效率。
五、维护成本低,寿命长
- 部件损耗小:轨道运行减少行走机构磨损(车轮、轴承寿命比轮胎式长 2-3 倍),电气系统采用密封型控制柜(IP54 防护等级),适应粉尘、潮湿环境,年均维护费用比 RTG 低 20%-30%。
- 结构寿命长:金属结构设计寿命≥20 年,关键部件(如电机、减速机)通过定期润滑保养,可稳定运行 15 年以上,残值率比轮胎式起重机高 15%-20%。
六、环境适应性强,适合特定场景
- 抗风性能优异:刚性连接轨道可配备防风夹轨器、锚定装置,抗风等级达 10 级以上(风速≥24.5m/s 时仍可安全锚定),比轮胎式起重机更适合沿海多风港口。
- 低污染低噪音:全电动驱动无尾气排放,运行噪音≤85dB(距设备 10 米处),符合环保要求高的市区码头或物流中心。
与轮胎式门式起重机(RTG)的核心差异
总结
轨道集装箱门式起重机是规模化、自动化集装箱堆场的 “标配” 设备,其核心优势在于 “稳定高效 + 低耗长效 + 智能适配”,尤其适合年吞吐量超百万 TEU 的大型港口或对堆存精度、环保要求高的场景。尽管初期轨道建设成本较高,但长期来看,在效率提升和运营成本控制上的优势显著,是现代物流枢纽提升集装箱处理能力的关键装备。
※ 如果您对我公司及我们的产品感兴趣,欢迎到我公司或者我公司当地办事处来拜访或来电咨询洽谈!※
- 上一篇:路桥门式起重机
- 下一篇:港口轮胎式集装箱门式起重机